为深入学习贯彻“五四精神”,激励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、勇担时代使命,5月14日下午4时,延边大学文学院功能型团支部在汉语楼205会议室举办了“书海鉴五四·赤心续华章”主题团日活动。文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刘艳萍出席了本次活动,与青年学子共同回溯五四精神的历史脉络,探讨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。活动通过沉浸式历史回顾、经典书籍分享、跨时空宣言等形式,将百年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成长紧密结合,在书香浸润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实效。本次活动由李泓泉同学主持。
活动伊始,主持人以诗意的开场白拉开序幕,配合大屏幕上播放的五四运动历史影像资料,重现了五四先驱们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的壮烈场景。在书籍分享环节,四名学生代表以经典著作为载体,从多元视角解读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。刘奕煊同学结合英国哲学家罗素的《幸福之路》,从人文主义视角展开探讨。她以书中“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”的哲思为引,剖析五四运动中“人的解放”命题;侯佳怡同学手持杨沫的《青春之歌》,将书中林道静从迷茫青年成长为革命者的历程,与当代青年的选择相联结;钱杨予涵同学从法国作家纪德的《窄门》切入,以“窄门与宽路”的隐喻解读五四精神中的真理追求;李天禹同学以鲁迅《呐喊》中的名句“救救孩子”为切入点,犀利指出:“百年前,鲁迅呐喊是为唤醒铁屋中沉睡的人;今天,我们要打破的是‘信息茧房’‘躺平文化’等新式精神枷锁。” 活动尾声,一段五四宣言视频将气氛推向高潮。活动现场气氛热烈,青年学子在典籍研读与思想碰撞中深化了对五四精神内核的理解。
本次团日活动是文学院“典籍中的红色密码”系列活动的首场实践。通过这场跨越百年的精神对话,延边大学文学院不仅为青年学子搭建了与历史共鸣、与时代同行的思想平台,更探索出一条以文化浸润深化思政教育、以经典阅读赋能青年成长的新路径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创新思政教育形式,通过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,将《共产党宣言》《红星照耀中国》等经典著作与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结合,引导学生在典籍研读中筑牢信仰根基,在知行合一中成长为兼具人文底蕴与时代担当的新时代青年,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澎湃精神动力。
一审:金静 二审:韩美兰 三审:金银松




